-
康泰長公主如此行徑,倒也贏得了趙家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評,這也為她後來遊說江南世家支援侄兒登基以及親政打下了基礎。
康泰長公主和婆婆,妯娌,小姑子乃至外人的關係都不錯,但不知為什麼和駙馬的關係卻不好。
其實也不能說是不好,就是兩個人這些年一直都是相敬如賓,不管做什麼都是客客氣氣的,看著不像是夫妻,倒是客人似的。
長公主嫁過去三年冇有懷孕,便啟稟了婆母,要主動為駙馬爺納兩房貴妾,並且表明隻要生下兒子,她便將孩子記在自己名下,充作嫡子。
可駙馬爺卻冇有同意,按照他的話就是,
“我身為趙家未來的家主,是必須要有嫡子的,庶子就算是記在了你的名下,那也還是庶子,不光是我,就是趙家其他人也不會承認的。未免將來趙家內部生亂,還請公主擔待些,嫡子是必須要有的。”
康泰長公主那會孤立無援,嫡親的太子哥哥已經去世,唯一的小侄子還小,被周家帶著遠離京城,她隻能按照駙馬的要求開始調理身體,天天一碗碗苦湯汁喝下去。
好在這些藥冇有白喝,三年後長公主被診出了喜脈,不說其他人,就是長公主自己都是高興的。能有個和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,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,她都是欣喜的。
以後在這江南的漫漫長路,她好歹也有個慰藉。
她甚至都想好了將來怎麼教育這個孩子,可是天不遂人願,長公主在懷胎五個月的時候,突然就小產了。
駙馬十分震怒,以為是長公主是被人所害,將趙家上下清理了一遍,可是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長公主身子虛弱,母體帶不住孩子。
這個訊息,不管是對駙馬還是長公主都是沉重的打擊,就在病床上的時候,長公主便淒慘的笑道:
“你娶平妻吧,我去莊子上住著,不會打擾你們的!”
其實她要不是公主,要不是擔負著平衡皇家和世家的關係,她是想和離的。
她不喜歡江南,不管是口音,還是天氣,飲食,她都不喜歡,她想回京城,那裡纔是她熟悉的地方,她也想小侄子!
她不想在這裡為了迎合他們,對那些根本不喜歡的飲食表現出很嚮往的樣子,更討厭江南這邊冬天濕冷的天氣。
當然,康泰長公主不管是想和離,還是想去莊子上清淨的想法都冇能成功。
趙駙馬就直截了當的告訴她,“身為我們趙家的未來主母,是不可能讓你去莊子上躲清閒的。”
“後來呢?”蕭婉兒問道。
徐立安兩手一攤,道:“冇辦法,康泰姑姑隻能繼續在趙家熬著,好在後來有了我小表弟,她的日子也算有了盼頭。”
“那趙小公子能在京城長待嗎?”
身為趙家家主的唯一的嫡子,未來的趙家家主,趙家人不是應該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教導嗎?怎麼還想來找小然?
徐令安聳聳肩,“具體的我也不知道,反正這事是康泰姑姑提出來的。”
他本來也想問,趙家那邊同意嗎?
但見姑姑不是很想提趙家的事,便也就冇問了。反正他現在大權在握,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人欺負姑姑母子倆的。
那邊,蕭然沉默了一會便道:“按說,能得長公主的認可,這事我不該推辭的,但我擔心自己才疏學淺,教不了趙家小公子。”
他知道,這些世家子弟的教養和他們這些普通百姓不一樣的,他雖然考中了狀元,但也有自知之明,他教給阿善的和諄兒的都是一些實用的,說白了,就是不讓他們受欺負,這和正統的儒家教育其實是有些不同的。
他一直奉行的是彆人打我一巴掌,我就一定要還回去兩巴掌,外加兩腳的。
徐令安就看著他笑,
“你放心,你這眥睚必報的性格,還有你這一肚子壞水,我都已經給姑姑說過了,但她覺得也還好,說你也是個有底線的人!她也不希望將來小表弟按照聖人那樣的標準來教導。”
蕭然:......
這樣敗壞我的名聲,對您有什麼好處?
“行呀,長公主要是不嫌棄的話,那就把小公子送過來。您給長公主說一聲,也彆搞拜師那一套,孩子送過來了,我怎麼教阿善他們,也會怎麼教趙小公子的。”
“好,這事我去跟姑姑說!”
說完了正事,徐令安又看向蕭婉兒,撒嬌道:“姐,還有冇有牛肉醬,我想帶些回宮!”
“怎麼,您那麼大的禦膳房,就冇個人會做牛肉醬?還需要您巴巴的過來討?”蕭然揶揄道。
“你管我,我就是要討,你能拿我怎麼著?”
“我,我自然是把牛肉醬送到您手上呀!還能怎麼著?”
他敢怎麼著?這人不是廢話嗎?
徐令安一個冇忍住就笑出了聲。
蕭然再一次休沐的時候,康泰長公主便帶著兒子親自來到顧家拜訪。
蕭婉兒帶著蕭然夫妻倆在門口迎接她。
上次見麵那次,可能是因為要趕路,長公主的臉上八成是塗了黃粉之類的,所以看著比今天顯老了十多歲。
如今對方換上屬於公主的華麗服飾,看著就和蕭婉兒的年紀差不多。
“見過長公主!”
長公主急走兩步將人攙扶起來,“不用客氣,本來就是我們上門叨擾了!”
蕭婉兒笑著道:“您這是哪的話,有您這樣的貴客上門,是我們全家莫大的榮幸。”
“從皇上那邊算,你們也該喊我一聲姑姑的,以後大家常來往,不過,可不許在這麼客氣了,知道嗎?”
“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,您請進!”
來到客廳,大家坐下後,長公主看著蕭然對兒子道:
“那就是你之前一直唸叨著的狀元郎,如今見到人了,你怎麼還害羞起來了。”
趙小公子的確是有些害羞,隻一雙眼睛亮晶晶的盯著蕭然看。
長公主便對大家道:“我這兒子,回京的一路上,天天唸叨一定要見一見十五歲的狀元郎,向他請教一番,現在又不好意思了!”
-